贝利亚推开中央主席团会议室的大门,刚踏入那扇沉重的木门时,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压抑的气氛,仿佛连每一丝空气都在等待着什么。会议室内,长桌周围的气氛异常紧张,马林科夫故意避免与他目光接触,而赫鲁晓夫则坐在桌旁,不停用指关节敲击着那张沉甸甸的橡木桌慧眼智行,神情显得异常焦虑不安。贝利亚坐下后,立刻感觉到在场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极为微妙——一种他从未在斯大林时代的政治局会议中感受到的气氛,显然,今天的会议注定不同寻常。
赫鲁晓夫的手中捏着一叠文件,突然间,他猛地将文件摔在了桌面上。那叠文件的封面上赫然写着:“破坏集体领导”、“阴谋夺权”、“里通外国”等令人震惊的指控,每一条都精准无误地指向贝利亚近三个月来的种种改革举措,仿佛在宣告他的罪行已经定型。
1953年6月26日清晨,贝利亚信心满满地步入会议室,手中紧握着一个厚重的文件袋,里面装着他为解决苏联眼下危机而提出的方案——一份强硬镇压东德起义的计划。他看似胸有成竹,心里满怀期待,期待着会议能顺利展开。
展开剩余87%然而,贝利亚的自信并没有持续太久。与此同时,赫鲁晓夫和朱可夫已经在背后谋划了多日,虽然两人出于不同的动机,但都在打击贝利亚的问题上达成了默契。赫鲁晓夫心怀雄图,渴望重新塑造苏联的权力结构,而贝利亚深深扎根于秘密警察体系,他的存在无疑成了赫鲁晓夫的最大威胁。
与此同时,朱可夫也因维护苏联权力平衡,或是对贝利亚某些举动产生不满,毫不犹豫地站在赫鲁晓夫一方,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贝利亚联合。三天前,朱可夫已经秘密调动了两支近卫军部队——苏联军中的精锐之师,准备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。为了不引起怀疑,朱可夫命令士兵们穿上便衣,分散行动,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莫斯科的街头巷尾。
斯大林逝世后的113天内,苏联的高层政治局势经历了剧烈动荡。在这段时间里,贝利亚异常活跃,每天几乎都在办公室内工作18小时,整夜的灯光和堆积如山的文件让他显得格外忙碌、焦虑。贝利亚推行的诸多政策,如对百万囚犯的大赦,以及与南斯拉夫关系的缓和,都让他显得尤其急于在政治上占据一席之地。
1953年6月18日,贝利亚签署了一项颇具争议的法令——《关于恢复加盟共和国权利》。这项法令表面上看是要赋予加盟共和国更多自治权,但实质上却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,尤其是马林科夫的权力。此举让马林科夫和他背后的势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,他们开始联合寻求反击的机会。赫鲁晓夫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机,与其他政治势力秘密联手,策划了一场针对贝利亚的政变。贝利亚虽自信满满,但却未曾意识到他推行的改革已经触及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底线。
1953年6月26日中午,苏共中央主席团安排了一场特别午宴,显然与以往不同。根据内务部的档案,赫鲁晓夫在前三天已与马林科夫、布尔加宁、卡冈诺维奇等七位重要成员秘密商议,达成一致意见,要彻底铲除“党和国家的威胁”。贝利亚踏入宴会大厅,赫鲁晓夫亲自指派侍者上前递上他钟爱的苏呼米烤羊排,而侍酒师则按斯大林时代的传统,缓缓将一瓶1945年产的格鲁吉亚红酒倒入醒酒器——这瓶酒正是赫鲁晓夫亲自从斯大林的私人酒窖挑选的珍藏。
就在第三轮斟酒时,马林科夫突然用银制餐刀轻轻敲击水晶酒杯,顿时,十二名身穿洁白制服的侍者迅速退场,宴会厅的门无声关闭。贝利亚正准备举杯时,却发现赫鲁晓夫不在他身旁,而是站在约三米外的窗帘阴影中,脸色阴沉,神情冷峻。
“同志们,现在开始特别议程。”赫鲁晓夫的声音冷酷无情。贝利亚手中的象牙烟斗因紧张微微颤抖,居然滑落了下来,火星飞溅,正巧落在了他面前摊开的《关于加速核武器研发进度的决议草案》上。文件迅速燃烧起来,焦黑的纸张和红酒的香气在密闭的空气中混合,弥漫开来。
据现场警卫回忆,这次“意外”实际上是赫鲁晓夫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术——他事先让人将高燃烧度的硝化棉掺入了贝利亚的烟丝中。就在14时17分,走廊传来急促的军靴声。朱可夫回忆称,特别行动小组已经在门外潜伏了近40分钟。五名持冲锋枪的近卫军官猛然撞开门,贝利亚条件反射地摸向腰间,结果发现陪伴他多年的瓦尔特PP手枪早已不翼而飞。
解密档案显示,在前夜的“授勋晚宴”上,内务部副部长谢罗夫以“更换枪套”为由,悄悄将贝利亚的配枪取走。朱可夫握着TT-33手枪,冷冷地将枪口顶在贝利亚的太阳穴上,宣布:“以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名义,逮捕叛国者贝利亚!”
此时,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,唯一的声音来自贝利亚椅子下滴落的红酒,它敲击着镶木地板,发出清脆的回响。
赫鲁晓夫此刻出示了早已准备好的逮捕令,文件右下角的七个签名中,马林科夫与伏罗希洛夫的笔迹尤为坚决,彰显了他们坚定的决心。贝利亚随后被秘密关押,经过72小时内辗转三处不同的地点,最终被送入克格勃特别监狱。审讯记录显示,谢罗夫在搜索贝利亚办公室时,发现了一份名单,名单上赫然写着“尼基塔·赫鲁晓夫”作为首位。
这份名单成为12月23日特别法庭审判的重要证据。
贝利亚初被关押时,依然心存傲气,似乎认为自己仍有翻盘的机会。然而,12月23日,特别法庭宣布了最终判决。贝利亚被粗暴地从囚室拖出,步伐蹒跚地进入审判大厅,内心充满复杂的情绪。审判迅速结束,法官宣告了他死刑的判决。随即,巴塔诺夫上校出现在他面前,持有一把编号为NKVD-00237的枪——正是曾属于贝利亚的配枪。随着一声枪响,子弹穿透贝利亚的右眼,他应声倒地。
次日,贝利亚的死亡消息迅速传遍苏联。赫鲁晓夫稳坐克里姆林宫,手中紧握一份编号003的秘密文件,文件中指示明确:贝利亚的尸体要焚化,骨灰要装入松木弹药箱,埋葬在顿河修道院废弃的墓园中。
与此同时,朱可夫也获得了第二枚“苏联英雄”金星勋章,授勋典礼上,许多人注意到他右手始终插在衣袋里,这一细节
发布于:天津市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