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5月8日,胡耀邦提出停止上山下乡政策中证策略,随着改革的步伐深入,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。1980年国庆节这一天,影响数千万知青命运的决定——知青返城政策正式出台。这个决定的背后,是中国社会历史上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一代人的命运转折。
上山下乡运动起始于1955年,并在1968年达到了历史的巅峰。绝大多数的知青是在1968年到1977年这十年间被送往农村,人数多达一千多万。大部分知青在16至20岁之间就离开了家乡,奔赴田间地头,献身农村。尽管这段时间极大地重塑了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,却也让他们错失了在城市中所需技能的积累,使得他们一生的黄金年华都被束缚在了农村的土地上。
然而,到了1980年末,近千万知青陆续开始返城。这些知青大多数已经超过了25岁,其中许多人已步入了而立之年。彼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,工业产能尚未得到充分开发,城市里的就业岗位相当有限。在这种背景下,成千上万的大龄青年回到城市,面临的却是无业可做的困境。人们无所事事,逐渐形成了帮派团伙,社会动荡逐步加剧。
展开剩余78%这一现象极为棘手,首先,社会普遍对这些知青的遭遇充满同情。上山下乡是时代的产物,六七十年代,中国在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封锁下,自身工业发展停滞,许多年轻人被迫远离城市,奔向农村,以求获得一线生机。这并非知青个人的选择,而是时代的无奈安排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一代人的未来被时代所耽误,难以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。
此外,当时的知青群体普遍缺乏职业技能,而他们的共同背景与心态也促使了更多的社会问题。这些无业青年多处于闲暇状态,而当时的娱乐活动相对匮乏,加之他们的童年经历较为特殊,对社会秩序的理解相对偏激,极易形成较为暴力的行为倾向。也因此,这部分群体在面对社会的不公时中证策略,极易转向不法行为,渐渐演变为社会的“流氓团伙”。
再者,1979年我国颁布了《刑法》,但法治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。基层执法机关的执法经验不足,面对无业青年的违法行为时,常常显得束手无策。这些合力因素,造成了1981年刑事案件的爆发式增长。1981年,刑事案件总数达到了89万件,几乎是知青返城前年份的两倍,而且案件的性质和手段愈加恶劣。
1983年,社会上接连发生了几起震惊全国的大案。比如,东北“二王”案,两个青年罪犯先后杀害了9人,重伤了9人,持枪逃窜6省7个月,警方出动了3万军警才将其击毙。此外,“616红旗沟惨案”也引发了极大关注,10个无业青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组团行凶,夜间残忍杀害26人,竟然声称是为了“让世界记住他们的名字”。然而,在那段时期,最具恶劣影响的案件要数唐山菜刀队的横行了。
唐山菜刀队的崛起与唐山大地震后的社会治安空白期密切相关,他们迅速发展成为类似黑社会的组织,行径猖獗,社会恐慌蔓延。他们在街头调戏妇女,当警察前来制止时,竟敢闯入警察局打砸抢,甚至用炸药包炸掉了派出所长的住所。因社会治安极差,唐山街头民众对这些小混混避之唯恐不及,极大地助长了菜刀队的嚣张气焰。唐山成为了犯罪的“乐土”,许多年轻人竟以犯罪为荣,唐山的菜刀一度成为最畅销的商品。
菜刀队的猖獗行为与他们背后强大的保护伞密切相关。1980年,唐山警方曾试图端掉该团伙,结果却遭到了反扑,大多数涉案人员最终被无罪释放。唐山的“保护伞”并非单纯的某些人,而是形成了组织化的地方保护主义势力,他们试图通过截断财源来保持利益。打掉一波又有新一波的保护伞,这种现象可谓是相当成熟的黑社会操作手段。
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唐山社会问题的如此严重呢?唐山是我国的重要煤铁基地,钢铁产量一度在全球名列前茅,且基本依赖本地的煤铁资源生产。当地的“上层”人士潜意识里认为,唐山靠自己资源生存得更好,不愿将资源贡献给全国,因此,他们对国家的政策存在抗拒。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心态为唐山黑社会的存在提供了土壤,使得问题屡禁不止,形势愈加严峻。
唐山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治安问题,更是经济问题,严重违背了“全国一盘棋”的精神。为了根治这一问题,邓小平在1983年决定进行全国范围的严打,唐山成为了第一个被重点整治的城市。唐山之所以能成为严打的典型,是因为这里的情况极其复杂,表面上看是治安问题,实则是背后经济利益的博弈。
7月25日,唐山市公安局接到来自公安部的紧急指令:“限一周内将菜刀队一网打尽,否则撤换公安局长!”为了迅速行动,唐山警方充分发动了群众力量,接收到2000多条线索。几天后,唐山菜刀队被一网打尽,600多人被逮捕,50人当街被枪决。随着惩戒的枪声响起,唐山的治安得到了初步的恢复,社会的秩序得到了暂时的控制。
1983年开展的全国严打行动,历时三年,捣毁了17.6万个犯罪团伙,判刑174.7万人,其中2.4万人被判死刑。严打不仅有效遏制了社会上的恶性犯罪,还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,社会风气逐渐回归理性。
从表面上看,1983年的严打是解决治安问题,但更深层次的原因,实际上是与就业和经济密切相关。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,地方保护主义、精英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博弈成为了严打的核心。在这种环境下,国家必须集全国之力,集中资源解决问题,任何狭隘的地方行为都无法得到容忍。
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是理论上的推断,但在实际操作中中证策略,“地方”和“精英”势力的顽强抵抗也显示了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。因此,国家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手段来解决问题,实施“重症用猛药”的策略。
发布于:天津市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